在加强领导上下功夫 提高统筹水平
把扫黑除恶斗争作为牢固树立“四个意识”、做到“两个维护”的重要试金石,作为推动乡村治理、基层治理的重要抓手,保留领导小组及其办公室,精心组织、有序开展、高效推进,实现常态化运行。政法各单位主要负责同志作为直接责任人,强化指导协调和支持帮助;各行业各领域监管部门主要负责同志作为本行业领域治理第一责任人,全程领导、全面把关,确保各项工作深入开展。
在依法打击上下功夫 提高法治水平
始终坚持“零容忍”态度,依法持久打击各类涉黑涉恶违法犯罪,在全旗范围内持续开展问题线索摸排,进一步健全线索摸排、举报、移送、督办机制,建立线索分流转办、分级核查、定期抽查、跟踪监测制度,落实终身负责制。针对群众反复举报的问题线索,坚持责任到人、一盯到底。2023年,共接收“12337”全国扫黑办举报平台线索2条,全部办结查否。
在行业整治上下功夫 提高监管水平
结合全旗实际,对重点领域的行业整治工作进行评估,对乱象问题依然突出、群众反映依然强烈的行业领域,持续开展集中整治。重点开展教育、金融放贷、市场流通等行业领域整治工作。教育领域先后开展法治副校长、辅导员进校园预防校园欺凌宣传教育活动18次,组织各中小学幼儿园开展家访8665人次,发放调查问卷7200余份,及时堵塞漏洞,坚决杜绝发生校园欺凌事件。市场流通领域将扫黑除恶工作同专项执法监督检查工作相结合,检查各类市场主体1726户,发现整改各类隐患251条,立案58件,罚款16.67万元,对查获的假冒伪劣商品进行了集中销毁。金融领域将非法高利放贷、暴力讨债等违法违规行为纳入常态化监管,增强“三书一函”整改针对性并强化跟踪问效,全面提升行业领域监管工作水平。
在宣传发动上下功夫 提高治理水平
创新宣传形式,将《反有组织犯罪法》纳入干部学习教育内容和各级领导干部学法重点,整合运用政法系统、宣传系统、各成员单位网上自媒体、新媒体资源广泛开展宣传,大力宣传常态化扫黑除恶取得的成果,引领全社会掀起宣传贯彻热潮。同时,注重政策实效和群众感受,深入社区、街头巷尾、田间地头与群众面对面交流,倾听基层声音,掌握基层动态,多角度、全方位深入了解专项斗争实际成效,确保问题找得准、情况看得明、责任落得实。